《体验经济》内容概要: 也许你正身处于工业制造业之中,你可能会身不由己地初级产品化,压榨供应商,绕开中介,工作外包,优化流程,以降低成本,从而更有效地以产品为中心开展价格战。这是一条无可奈何的道路,出路就在于“体验化”,从产品经济上升到服务经济,并进一步到达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上书店网友:商业和人生一样都是一场秀,都需要好的剧本,演员和演技,最关键的是体验和感觉。这个触摸人心灵的东西,是我们应该且必须要追求的,否则我们只能在后面彷徨,不能领袖于人前。

从泰坦尼克号,NBA,NFL,再到apple的ipod,iphone等,创造巨大奇迹和追随者的背后,都是对人的体验和感情的拿捏到位。与众不同,脱颖而出则自然。它提示我们更多地应该从心出发,从受众的心出发,打动他们的心,就获得了这个人,也必会获得更多的人……

体验经济的读后感,来自kindle的网友:书到手有1个月了,零星看完,收获颇丰!《体验经济》讲的是一种经济形式,继从最早的提供产品、再到提供服务、再到提供体验,最终提供变革的发展路线。大部分经济形式都可以有以上几种形式的转化,而且到了体验经济阶段之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价值会发生偏离,说白了就是这个阶段商家能赚很多钱。

在超市买袋咖啡也就1块多,到星巴克要收25块甚至更多,这就是体验经济的典型体现。书里给我本人感触很深的有一点——企业是舞台,员工要把自己当成演员演好自己的角色。
如果有个演员在台上不好好演,那观众会起哄“你干什么吃的,演员应当尽自己的本分”,可日常工作之中常见些员工演不好自己的角色,不但自己觉得木什么事,很多时候观众(领导或者老板)也都放任其行事。
当然,与此同时能演好自己角色的演员(员工)可以得到更好的回报。也有反对的声音。迪士尼项目研究(The Project on Disney)是一个由观察员组成的小组,该小组成员都是对迪士尼世界的工作条件持怀疑态度的人,他们称这里的员工就像付钱游玩的宾客,“明明组知道一切都是假的,知道事实和表面现象不同,可说起来还是眉飞色舞得好像跟真 的一样”仔细想想表演不就是为达这种目的吗?虽然听 起来有点让人不快,但它实际上是一种积极思考方式。
而且,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学好自己的角色实现价值。书里讲了“优秀刷卡工”的例子(想想吧,很难找到比这更没劲的工作了)芭伯的工作很简单,只有一个任务,每天餐厅开门营业时,她都坐在门口的桌子前扫描学生的餐卡。
只需对着机器挥一下手,绿灯亮起表示还有余额,红灯亮起表示余额不足——这就是她的全部工作。芭伯却做到了让这项简单任务充满目的感。
一开始,她会注意餐卡上的学生姓 名;后来,她开始用姓名亲切称呼来用餐的学生;如果有人错过一次用餐,也会在刷卡时询问对方为什么没来;她甚至能告诉用餐同学其朋友坐在餐厅的哪个位置。让她的简单工作充满了目的,即热情欢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