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如何做一名珠宝鉴定师中,我们说到了放大镜这种因其小巧便携而成为鉴定师左膀右臂的小仪器。然而,宝石品种五花八门,造假的步伐又是日新月异,鉴定师们不得不依靠更多的仪器来鉴别各式各样的仿制品。尤其是发现某些仿制品的特征仿的不够真实的情况下,市场上不仅仅有"以假乱真"的仿制品,更多的是"以次充好"的处理品。

这样做,既保留了宝石原有的自身性质挑不出毛病,但价格却又翻了几番,针对略懂一点但尚未入门的初级玩家来说,这可是非常难以鉴别的,一时头昏脑热就中了招。更有甚者,开具国际证书,英文写宝石名称,再用其他语言写处理手段,可谓防不胜防。这时候,就要请出紫外荧光灯来鉴别啦!

其实荧光在我们的生活中早已有应用,验钞不就使用了紫外荧光吗?而宝石学中的荧光,指材料在电磁波或高能电子激发下发射可见光的现象,激发源撤出后发光立即停止。而在激发源撤除后,具荧光的物体在较短时间内继续发光的现象称为磷光。而在宝石学中,除非专门注明,荧光即指紫外光的荧光。

一般来说,宝石的荧光现象是由紫外荧光灯照射3-5秒后的现象来进行观察的。紫外荧光灯一般是由一个暗箱以及暗箱里装有的紫外灯组成的。紫外灯管经过特制的滤光片后,仅射出主波长365nm(长波,一般简称LW)和254nm(短波,一般简称SW)。为了外出使用,也有便携式的紫外灯,可在暗处进行。根据荧光强弱分为强、中、弱、无四个等级。

帮助鉴定钻石及仿制品
钻石对于紫外光的反应很不相同,有些钻石呈惰性,有些则发荧光,有些为蓝白色,有色则为红色。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规律,可这种"不规律"的规律可是在鉴定群镶钻石和成包钻石的时候省时省力。既然钻石的荧光不尽相同,那许多颗钻石在一起的荧光绝不可能一模一样。而这种特性在仿钻中是不会出现的。恰恰相反,无色的合成立方氧化锆在SW下发橙色或黄色荧光。无色人造玻璃通常则在SW下显示出垩白色表面光辉。
鉴别某些处理宝石
对于某些本身没什么荧光反应的宝石来说,往往漂白充填的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残留会对紫外线有着强烈的荧光反应。例如,翡翠一般没有荧光或微弱荧光,而经过充填处理的翡翠(俗称"B货")一般会发强荧光,在紫外光下极易区分。对于不会观察酸蚀网纹的消费者来说倒是一个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帮助区分天然宝石和合成宝石
合成的红宝石因为含Fe,而Fe的存在会抑制所有的发光效应。天然红宝石几乎都含有以杂质形式存在的铁,而合成红宝石因为成分纯正,由cr致色,几乎不含铁,荧光多强于天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