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经过9场大战后,征服阿契美尼德王朝,让其成为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其中一位部属将军们的塞琉古一世经过继业者战争最终在前312年自立塞琉古帝国,以塞琉西亚和安条克为中心,统治波斯地区,进入希腊化时期。

这个时期的波斯文化交流异常活跃,印度孔雀王朝传入了佛教,琐罗亚斯德教(就是小说中的波斯明教,亦称拜火教)西去影响犹太教。之后,古波斯又经历了安息王朝(公元前247年——226年),这一个时期比较混乱,战争不断,诸侯割据。

但在公元224年安息帝国的一个地方总督的儿子阿尔达希尔一世推翻安息帝国,于226年正式建立了萨珊王朝,再次完全统一建立起波斯帝国,这个时期,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被确立为国教,全民分类类似印度的阶级制度,分为教士、军人、文人、和平民。

直到,公元640年左右,内部暴乱加上东罗马和阿拉伯军队的夹击,萨珊王朝终于崩溃。这里据《魏书》所载,萨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儿子俾路斯曾逃到唐朝中国,请求唐高宗救兵抗击阿拉伯入侵,这个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里简单说下,琐罗亚斯德教,即拜火教,信仰光明之神阿胡拉·马自达,认为火是最高神阿胡拉·马自达最早创造出来的儿子,是象征神的绝对和至善,是“正义之眼”,所以拜火教庙中都有祭台点燃神火,有长年不灭之圣火。不过,在后来的演化中,部分被伊斯兰化,部分融入犹太教、基督教和佛教。
该教的主要经典是《阿维斯陀》,意思是“知识”,也叫“波斯古经”,原有21卷,但之后毁于战争,后补齐的21卷,与原来的版本已不可同日而语。
萨珊王朝覆灭后,又进入了伊斯兰教的表演时间,是波斯帝国的一个历史转折点。那以后,伊斯兰教代替了琐罗亚斯德教,阿拉伯语也成了通行的语言,波斯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进入了伊斯兰哈里发时期(公元632年-1258年)。
整整持续了将近600的阿拉伯帝国的统治,直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220年左右亲率蒙古帝国十万大军武力入侵征服花剌子模,随后波斯这块区域被蒙古人统治。之后,成吉思汗的子孙又在此建立了伊儿汗国。后来,该地区在1357年伊儿汗国灭亡后,又依次短暂经历了帖木儿帝国、土库曼白羊王朝、土库曼黑羊王朝,直至迎来200多年历史的萨非王朝(1501年-1736年)。
萨非王朝灭往后,波斯地区进入了欧洲人大博弈阶段,直到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25年12月礼萨·汗推翻卡扎尔王朝建立巴列维王朝,在于1935年将波斯更名为伊朗。
在今天的伊朗,虽然把伊斯兰教什叶派定为国教,但为了保护波斯的历史文化,在国家法律上还是允许了祆教(琐罗亚斯德教的另一称呼)作为合法的宗教。亚兹德是伊朗最后的祆教据点,据说目前大约还有3万名祆教教徒居住在这一带,而在今天的印度,亦有约9.2万帕西人的后代信祆教。
波斯谚语,打消女人心中的痴想,比从虎爪下抢幼崽还难。——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