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论坛快报》4月25日发表评论文章,批评新出台的汽车政策,认为该政策制造了新的“不公平”。要发展汽车产业,巴政府应该摒弃过时的“进口替代”政策,采取“出口导向”政策,取消关税壁垒,鼓励自由竞争。文章摘要如下:

一直以来,巴模糊的汽车政策和高企的关税壁垒阻碍了新投资者的进入,并使得现有汽车组装企业形成了垄断地位。巴政府希望通过新汽车政策来鼓励新投资者进入,打破现有垄断格局,并给予新进入者更加优惠的关税条件。但是,该政策制造了新的“不公平”,新进入者可以享受10%的零部件进口关税,而已有竞争者则需要缴纳30%的进口关税。

这可能阻碍现有汽车组装企业的进一步投资,并导致其将工厂转移至其他国家。巴政府应该为过去的错误政策承担责任,而不应一味指责汽车组装企业。
另外,通过高额关税来促进本地化的“进口替代”政策已经过时,且其他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进口替代”政策行不通。印度过去长期实行“进口替代”政策,但在2002年终止了该政策,此后印度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汽车质量和环保标准也与世界接轨,汽车产量从2005年的160万辆增长至2014年的384万辆。

不仅仅是印度,土耳其的汽车产业也在放弃“进口替代”政策后获得快速发展,2015年土耳其的汽车产量达136万辆,是巴基斯坦产量的约10倍。巴政府应该尽快摒弃“进口替代”政策,转向“出口导向”政策,降低关税壁垒,促进汽车制造业竞争,从而实现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