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科创园内,员工正在装配浮沉式海底地震仪(OBS)。
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的消息,引起了轰动,一时间,大家都将专注点转移到了"量子通信技术"上。
其实,在此之前,一系列项目的落地与战略合作,早已翻开了嘉兴桐乡量子信息技术产业的新篇章。

近日,好消息再次传来,继神州量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落户以来,桐乡再次引进一个量子应用技术大项目,即"深海探测及数据量子加密项目"。
据了解,深海探测及数据量子加密项目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油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相关专家提供技术支持,项目拥有中科院的高集成度低功耗自动控制技术、独特海底脱钩技术及三分量宽频带地震检波器技术等,目前已成功入驻桐乡科创园过渡期生产场地。项目方表示,中科院独特海底脱钩技术的可靠性位居全球首位。产品将浮沉式海底地震仪(OBS)应用于深海地质探测及数据量子加密采集,彻底打破了国外设备垄断的局面。

目前,该项目已实现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亿元,一期投资2000万元,未来将形成20亿元以上的销售规模。
2016年以来,桐乡市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一流院所,积极打造"桐乡量子信息科技产业园"。深海探测及数据量子加密项目的落户,意味着桐乡量子信息科技产业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未来产业园将通过吸收央企、上市公司和民资等多种形式建立百亿规模的产业基金,同时从资金、土地、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量子产业相关技术项目全力支持。"桐乡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首批达成入驻意向的量子高科技技术项目已有7个,为全市高端量子科研人才的进一步集聚创造了条件。未来桐乡将建设世界首个集研发、生产、居住、商务于一体的量子信息科技小镇。

链接
海底地震仪(英文缩写OBS),是为在海底观测地震及其他地壳构造事件引起的微振动而设计的地震仪,由地震计、记录仪和释放器三部分组成。其中地震计负责将接收到的地震波转化为电子信号,记录仪对电子信号进行采集和存储。科研人员通过释放器将海底地震仪回收后,可从记录仪中读取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