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神秘的量子世界就有这样的时空隧道量子态隐形传输,能让物体瞬间转移。
据潘建伟院士介绍,量子信息技术可能更具革命性和颠覆性。量子信息与微纳集成器件制备技术相结合,量子系统走向小型化、芯片化和集成化,将为其应用带来关键突破。

在量子家电领域,量子点电视是量子调控应用的牛刀小试。
4月7日,TCL在“点·量·视界”为主题的春季发布会上发布了高端品类QUHD TV量子点电视及其旗舰产品X1。
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发布会现场接受《家电商情》采访时称,量子点不仅彻底颠覆电视产业技术格局,而且非常适合做可穿戴设备。通过量子点,未来可以实现随身太阳能电池、柔性显示,通过衣服、窗帘等介质就可以观看电视。

李东生告诉《家电商情》,TCL这两年一直大力推动半导体新工艺的印刷显示技术,希望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新一代印刷显示工艺开发成熟,能够在下一轮显示技术竞争中和国际领先水平同步。
在量子通信领域,中科院院士、中科大副校长潘建伟团队希望通过3-5年努力,解决基于中继量子通信的问题,初步开展星地量子实验;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构建高速率实用化的广域化的网络。
据《家电商情》了解到,仅需要花几分钟分析一下智能手机,就能认识到量子技术无处不在。首先,构造任何固态的电子元件都需要运用量子物理学,你的iPhone手机中的每一块芯片都布满了晶体管等量子设备。此外,你的手机还有电脑功能、显示屏、触摸界面、数码相机、发光二极管和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每一项功能的研发都依赖于我们对量子物理学的理解。
同时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基于量子物理基本原理,单光子的不可分割性和量子态的不可复制性保证了信息的不可窃听和不可破解,从原理上确保身份认证、传输加密以及数字签名等的无条件安全,可从根本上、永久性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而作为超精细激光加工领域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孙洪波目前的研究重心为量子芯片激光微纳制备研究。
孙洪波在接受《家电商情》采访时表示,“量子技术是颠覆性技术”,而中国目前已经在量子芯片、量子通信、量子点显示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将为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带来深远、深刻的影响。
此前,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顶尖的化学家彭笑刚等权威专家就指出,量子点将是显示领域的未来,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在不远的将来,无论是台式机、一体机,还是笔记本电脑,都可能销声匿迹。
未来的量子计算机可以做得“奇形怪状”,既可以像现有电脑旁的鼠标或茶杯,也可以像随身携带的手机,但其运算能力将会是现在电脑的几百万倍,甚至更高。
从可以窥探细胞大小、形状、结构的电子显微镜,到比普通钟表更精确、用于全球导航的原子钟,再到看病时使用的核磁共振医学图像显示装置,这些现代技术装备中毫无例外地都有量子论的影子。
随着量子科技的日新月异,量子通信网络最终可能遍布全球,大海中能捞到针的量子计算机将会诞生,医生可以毫不费力地将量子微型计算机插入到人体血液中以杀死癌细胞。
毫无疑问,人类进入量子时代后,基于量子理论的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技术让生活丰富多彩,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