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帝国,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世界性的大帝国,不仅有自身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有维系庞大帝国和管理庞大帝国的制度文明如行省制度、赋税制度、铸币制度、驿道制度、军事制度等。

波斯帝国的建立,标志着伊朗历史新纪元的开端。波斯帝国包括了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三大古文明中心,并且接近第四个中文明中心—希腊的边缘。
波斯,公元前1000年代中期,发祥于伊朗高原西南部,逐步发展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在农业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往史上,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历史图景。

从文明交往的观点看,波斯帝国既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终结,又开启了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先河。
公元前7世纪,伊朗人崛起于西亚,并逐渐与埃兰人融合在一起。公元前6世纪中期,阿黑门尼德王朝把米底王国取而代之,历史上称之为波斯帝国。
米底王国是伊朗语雅利安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波斯帝国登台亮相的前奏序曲。从雅利安语言,以羊皮纸和笔代替泥板书写工具,到建筑中廊柱的大规模运用、勤俭持家、作战勇敢的道德观念、袄教、多妻制,统治帝国所必需的法律,都是米底人传给波斯人。
波斯帝国将哈马丹作为波斯帝国的首都之一,米底在行省的地位仅次于波斯。
随着波斯帝国诸王的不断开疆拓土,波斯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辽阔的国家。
它的领土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色雷斯半岛,南达印度洋和埃及,北及里海和黑海沿岸,几乎囊括了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尼罗河流域三大古文明中心。
宗教是文明的核心和帝国文明基础,波斯帝国即是以袄教为其特征,琐罗亚斯德创立袄教。
一、波斯帝国历史地理学
从自然地理上讲,伊朗高原从小亚细亚东部和高加索开始一直延伸到印度旁遮普平原的一个大山岳地带的西面大半部,包括了今天的阿富汗的绝大部分和巴基斯坦的很大部分。
伊朗高原的大致范围是东起兴都库什山脉,西止扎格罗斯山脉。北界是阿拉斯河、里海、科彼特山链、阿姆河以南的帕罗帕米苏斯山,南到印度洋和波斯湾。
伊朗高原的形状像一只碗,有高耸的周边,围绕着一个不整齐的、比较低但绝对高度并不低的内部。周边是由许多山链组成的,其中西部和北部的山链较窄,平均高度也低,而且多被低盘地所切断。
广大平坦的荒漠、高大复杂的山系,封闭的盆地,沿海平原的湖泊、海洋,相互紧邻,并构成伊朗高原的基本地貌。全国范围内可以经常见到乔木—草、草—灌木、乔木—草—灌丛这三种植被型。
二、开国之君居鲁士大帝
居鲁士二世是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开国之君,他是最得民心的古代君王,又称居鲁士大帝。
居鲁士大帝
居鲁士在边境修筑了七座城堡,联成一道防线。现在塔吉克共和国境内的“居鲁士城”,系当时所筑。200多年后,中亚的西徐亚人曾固守此城,抵御万里东征的亚历山大。
居鲁士是世界历史上口碑最好的古代君主。希罗多德称他为“慈祥的父亲”,色诺芬视他为做人的楷模。几百年后的亚历山大征服波斯后,亲往居鲁士王陵凭吊。
居鲁士的圆柱铭文说:“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强有力的王,巴比伦王,苏美尔阿卡德王,天下四方之王。”
千百年来,犹太人一直把居鲁士作为犹太人的教主“弥赛亚”世代传颂。
根据亚历山大的部将、随从所说,公元前4世纪末,亚历山大东侵波斯,曾去凭吊居鲁士,居鲁士的遗体仍安然静躺在帕萨加迪王陵的金馆之中。
亚历山大大帝
居鲁士的陵墓至今仍然屹立在帕萨加迪遗址的荒丘之中,寂然无语。
三、大流士与《贝希斯敦铭文》
大流士一世自称雅利安人。现在的伊朗人就是雅利安人的转译。国名“伊朗”,意为雅利安人的国家。
公元前520年9月,大流士在从巴比伦到哈马丹的途中,在克尔曼沙以东32公里的贝希斯敦村旁的悬崖峭壁上刻石纪功,留下了著名的《贝希斯敦铭文》。
贝希斯敦铭文
该山位于交通要道上,战略地位十分显要。山下有泉,四时不竭的清泉可供军旅、商队饮用。
有山有水就有灵秀之气,所以此山自古以来就有“神仙之地”的美誉。其山高耸陡峭,绝难攀登,铭文不易为人损坏,大流士就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欲使自己的英名传之万古而不朽。
《铭文》用波斯、埃兰、巴比伦三种文字刻于距地面105米高处的悬崖上。
石刻本身长22米,高7.8米。石刻中上方是浮雕。上部是袄教主神阿胡拉玛兹达,下部左方是身罩披肩,气势轩昂,圆睁双眼,目视主神的大流士。
他左脚踏着高墨塔的腹部,前后是其密友戈布里斯和阿斯塔提涅斯。下部右方是用绳索绑着的8王和西徐亚首领。浮雕左边所刻5栏埃兰文的铭文已废。浮雕下部是古波斯文的《铭文》,共5章。浮雕左边,为《铭文》的阿卡德译文。再往下,是第二次补刻的古埃兰文《铭文》。《铭文》于1835年由英国青年军官罗林森所发现。
经过居鲁士、冈比西斯和大流士三代国王的扩张和征服,到公元前6世纪末,波斯帝国进入极盛时期。它的疆域东起印度河,西达爱琴海地区,北自亚美尼亚,南至埃塞俄比亚,把古代东方的几个文明中心都囊括在里面,帝国境内有70多个民族。
大流士首先对国家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进行改革,建立了行省制度。
大流士时期,波斯帝国的首都为四个:波斯波利斯(意为波斯城,王都,是波斯国王接见外国使臣和隆重庆典之地)、厄克巴丹(即哈马丹、夏都,波斯国王避暑之地)、巴比伦(冬都)和苏撒(春都)。苏撒原是伊朗土著居民埃兰的都城,比伊朗人建立的国家要早5300多年。
由于埃兰人是伊朗最有文化的民族,波斯人需要埃兰人的帮助来治理国家,所以苏撒是全国的行政中心。
当时政府的行政官员,特别是王室经济管理人员,几乎都是埃兰人。波斯帝国的赋税大概也由苏撒的国库收藏。在希腊人眼里,苏撒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所以他们由衷地感叹说:“谁要占有苏撒的财富,谁就可以和宙斯斗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