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连挫的华晨汽车16日止跌翻红,微涨0.27%。自华晨汽车10月1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作价290亿元向宝马出售华晨宝马汽车25%的股权以来,其股价连跌4日,跌幅超20%,而出售股权的公告意味着,宝马打响了汽车业外资股比限制放开的第一枪。

根据上述公告,此次交易价值约为36亿欧元(约合287亿元人民币),合资公司的合同期限将从原来的2028年延长至2040年。该股权预计交易日期将不晚于2022年,交易完成后,华晨宝马将分别由沈阳金杯汽车及宝马持有25%、75%的股权, 宝马由此打响了行业外资股比限制放开的第一枪。

记者注意到,2022年正是中国政府承诺的汽车开放五年过渡期结束的时间点。届时,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及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都将取消,中国汽车行业将实现高程度的开放。
公告发布后,华晨汽车股价为何连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技术和车型上,以往中方都需依靠外方引进,并以此获利。以2017年度为例,华晨宝马为华晨贡献的利润为52.38亿元。至2022年后,宝马集团将占华晨宝马的股权75%,华晨汽车或面临净利润大幅下滑。“股价连续下滑也说明,人们对放开股比限制后华晨宝马信心不足。”业内人士陈小东说。

随着宝马打响放开股比限制第一枪,谁又最有可能紧跟其后?业内人士认为,奔驰跟进的可能性最大,毕竟北京奔驰的合资与华晨宝马的合资在本质上最为相似。而从近日北京汽车股价的表现,似乎也在说明资本市场对此已有预期。近几日,北京汽车股价大幅受挫,仅16日,北京汽车股价跌幅就达4.73%。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外车型品牌在国内的价格战或将打响,接下来大众、本田等相关车企都有可能跟进布局。
不过,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认为,类似华晨宝马的股权调整近期应不会蔓延,但目前警示股权变化的预期,能让自主企业明确现状,认清方向,深化改革,在几年缓冲期内提升,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细分市场,实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
业内普遍认为,汽车行业是到了应该完全放开、充分竞争的阶段。外资股比放开后,国内汽车企业竞争和行业洗牌都将加剧,一部分企业或会就此被淘汰,但同时又会打造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而作为自主品牌,如何在5年内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将成为其立身之本以及与外资谈判的关键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