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对赌协议也可以理解。一位科技行业投资人对AI财经社分析,一般投资都有年限,如果公司短期内看不到盈利,投资人向被投企业提出回购要求,也无可厚非。
但是,创始团队一般没有能力回购,而科创板打开了窗口,上市就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加上现在市场对人工智能和集成电路的认可,股票基本会有一定溢价,公司也能融到资,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而像寒武纪这样顶着AI概念、舆论声势比较强的公司,经过几轮融资估值已经非常高,如果再在一级市场融资,基金都给不起钱,比较尴尬。
听到寒武纪申请IPO,业内反应两极化。有人称,这样的财务状况也敢上市?但也有人士认为,资本市场应该对科技创新给予包容。

"创新这东西,如果什么都能在纸上算出一笔账,理论上就不是什么大创新。"上述科技行业投资人举例说,很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可能10年、20年都看不到盈利,但因为他们在做某些新药的研发,仍然受到认可,这就是美国为什么创新产业这么领先的原因之一。

而像寒武纪这类人工智能芯片企业,芯片研发、流片投入很大,员工成本也不低,短期盈利是比较难的。所以,这位投资人认为,监管机构主要考虑披露的真实性,剩下的就让市场自己来做判断。
"如果寒武纪上市失败,不应该是交易所否定它,而是让主承销商去决定,如果没人下单,那就是自然的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