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县一季度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710万元,同比增长11.9%。其中,限额以上实现81900万元,累计增幅9.9%;限额以下实现213810万元,累计增幅13%。从全市范围看,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于全市0.4个百分点,总量排名全市第二位,增幅排名全市第三位。

(二) 运行特点
1、限额以上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结构不优。截至2016年3月底,我县一套表联网直报限上单位共有161户,其中:法人企业109户、个体户52户,法人企业占总数的67.7%,109户法人企业中有89户属批零企业、20户属住餐企业,2016年1-3月份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的仅有3户(高炉酒类销售公司、大步车业、新华电商贸),对社消零的拉动相当有限。

限上单位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900万元,同比增长9.9%,仅占全县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7%。
2、批发零售业继续占据我县社会零售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导地位,住宿餐饮业消费贡献率低。从行业划分角度看,批发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1亿元,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8%。各限上餐饮单位在国家政策影响下,速度均不同程度的放缓,但都在积极寻找出路,转变传统经营模式,创新经营品牌。一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7亿元,同比增速15%。

3、全县消费市场热点突出。据统计数据分析,一季度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零售额)7.08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一、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达1.34亿元,同比增长14.4%;饮料零售额达0.5亿元,同比增长48.
9%;烟酒类商品零售额达0.86亿元,同比增长36.3%,仍占据我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消费品市场的主体地位;二、家具类实现0.1亿元,同比增幅为15%,继续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幅度;三、其他行业发展平稳,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稳定增长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与去年同期相比,由于涡阳县宏鸣肉类销售有限公司纳入限上一套表联网直报,有力的支撑了我县限上各行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4、假日、节会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元旦”、“春节”、“清明”等节前集中消费明显,这些节假日为消费者提供了充足的购物时间和消费气氛,节假日休闲娱乐消费逐渐成为居民新的消费时尚。春节期间我县商贸业销售火爆,百货零售行业好又多、新华电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万元,占零售总额的16%。
(三)存在问题
1、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的比重低。我县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虽增至109家,占全县限上单位总数的67.7%,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导致实现的零售额仅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7%,与全市其他县市相比比重偏低(谯城52.8%、蒙城34.2 %、利辛31.7%)。
2、消费外流现象日趋严重。随着外出务工人数增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省市购房定居人员逐年增多、交通运输日益便捷以及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差异化日益增多,导致我县相当一部分,尤其是高档消费和大宗消费外流,在本县没有产生效益。
3、餐饮企业受政策影响经营下滑。“八项规定”相继出台后,使“三公”消费锐减,导致餐饮住宿业经营业绩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限额以上餐饮住宿业,均不同程度的下降。
(四)下步措施
1、通过举办节会、展览会促进消费品市场的繁荣和经济升温。2016年二、三、四季度,应通过举办购物节及农特产品展销会,进一步促进消费需求活跃,促进我县消费品市场和经济增长的健康有序发展。
2、改善消费环境,完善不同层次消费品供给。我县目前高端消费外流现象比较突出,市场品牌商品品种少,选择余地小,消费网点分散,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高收入群体消费向其他区外流,没有在本地区产生效益。我县应不断改善消费环境,加快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速度,引进大型商贸企业及专卖店、品牌店,更大程度地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
3、强化企业指导,确保数据准确。根据上报情况来看,部分个体和企业仍存在漏报、瞒报现象,加强统计业务知识培训、统计工作检查等措施,积极指导企业做好社零总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做到不漏报、不瞒报。
关闭电子商务管理全国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分析系统电子商务专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