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①韩昭侯:战国时代韩国国君。前358-前333年在位。战国七雄之中,以韩国最为弱小。韩昭侯在位期间任申不害主持国政,使韩国致治,诸侯不敢侵韩。申子:申不害。法家代表人物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②以来:犹言以后。

行法:按法行事。奚(xī):文言疑问代词,相当于"何"、"怎样"。③仕:审察,仔细考察。又‘仕,学也。’—《说文》。段玉裁注:"古义宦训仕,仕训学。" 朱曰:"犹今言试用也。
"从兄:古人之从兄,具体分二种:同曾祖父,不同祖父,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祖兄;同祖父,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父兄,即今日所说的堂兄。二者统称从兄。④谒(yè):请求。

⑤辟:古"避",躲,躲避之意。辟又作"擗(pǐ)",拊胸也。即捶胸。故事解读;申子即申不害,是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政治改革对国家统治及社会安定发展是有好处的。可申子也想安排自己兄弟,昭侯却拒绝了他,可见他是个头脑清醒的人物,最后他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从而维护了法令的尊严,使不受到任何人的破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无权跃居法律之上。不然法律就如同虚设,没用了。维护法律尊严才能施行好法律效用。
五、造父御马
【原文】造父方耨①,时有子父乘车过者②,马惊而不行,其子下车牵马,父推车,请造父:"助我推车。"造父因收器,辍而寄载之,援其子之乘③,乃始检辔持策④,未之用也,而马咸骛矣⑤。 使造父而不能御⑥,虽尽力劳身助之推车,马犹不肯行也。
今身使佚⑦,且寄载,有德于人者,有术而御之也⑧。故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无术以御之,身虽劳,犹不免乱;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①.造父:西周著名御车者,受幸于周缪王,王使造父御良马八匹,西狩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后闻徐偃王反,王使造父御车日驰千里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今山西洪洞县),由此为赵氏,是为赵国之始祖。
耨(nòu):本义:锄草,耕作。②时:当时,这时。者:这里。③因:古语"因"与"就"相通,《说文》:因,就也。连词于是,就的意思。辍(chuò):停止耕作。寄载:乘别人的交通工具。
援:拉,拽。之:到,往。乘:《集韵》音剩。车也。④检辔持策:检,收拾,整理。策辔(pèi):马鞭与马缰。⑤咸:《易·雜卦》咸,速也。骛 (wù):《广韵·遇韵》:"骛,驰也,奔也,驱也。
"疾驰之意。⑥使:假如。⑦佚(yi):通"逸"。《广雅》:"佚,乐也。"安闲之意。⑧德:恩德。术:策略,办法。故事解读;造夫善于驾驭烈马,所以人家不能驾驭的马他能驾驭,即使是在耕田时候马术还是精湛。韩非将车马比做国家,国势。国君也应像造夫一样善于驾驭。无论是做什么善于驾驭,能做好是第一位的,无才能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