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弯道超车? 弯道超车就是你在原来的赛道上是跟随者,没有超越竞争对手的机会,你另辟蹊径,实现了超越。那量子计算会不会有 “弯道”可走呢? 现在看起来并没有。因为量子计算这个赛道美国已经走了四十年了,而且用量子计算来做通用计算碰到的难题多,短期无解,用来替代现有芯片的可能性不大。

量子计算的概念早在1980年代就开始了,与集成电路只能处理0和1两种状态不同,一个参数是两位的量子位(Qubit)可以同时处理4个状态。据专家预测,要想达到普通笔记本的算力,量子计算需要处理连续的1000个参数以上,也就是2^1000个状态。

要精确控制,并保证很低的误码率存在很大的挑战。现在Intel可以做到49位, IBM 50位, Google做到72位。中国的企业里只有阿里达摩院等少数机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更多还是zf主导的科研,以量子加密通信做为突破口。
下图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给出的各家公司申请量子计算的相关专利数量,加拿大初创公司D-Wave以138项专利名列第一,后面紧跟的是IBM,微软和英特尔。

当然近几年中国量子计算发展迅速,自2013年以来发表的科技文献数量领先全球,如下图,预计五年内将有30亿美元投向量子计算领域。
截至目前为止,量子计算的主导之争还远没有结束,中国zf主导的单项巨额投入模式,与美国企业的多方合作面向商业应用的模式,谁会最终胜出,现在还很难说。
回答题主的问题,量子计算目前不存在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如今的竞争格局和人工智能有点像,即:短期内可能不会有突破性的技术出现,来大幅拉开国与国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