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定价方法与模型 贴现定价模型 计量观定价模型 乘数法定价模型 行为金融定价理论 贴现定价模型 一、现金股利折现模型 二、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三、盈余折现模型 现金股利折现模型 现金股利折现模型的基本精神最早由 Williams(1938)提出,极大地影响到后来股 Williams(1938)提出,极大地影响到后来股 票定价模型的发展,成为公认的最基本的 股票定价理论模型,已经获得理论界和实 务界人士的广泛认同。

该模型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应等于该股票持 有者在公司经营期内预期能得到的股息收入按一 定折现率计算的现值。 Pt = ∑ (1 r ) t =1 ∞ −t E( d 1 t θt ) 其中P 其中Pt是t时点的股价,dt 1是1 t期间的每股现 时点的股价,d 1 t期间的每股现 金股利,θ 金股利,θt是t时刻可能获得的信息,r是预期未来 时刻可能获得的信息,r 现金股利的折现率。

(1)零增长现金股利折现模型 假定每股现金股利固定不变 。 d P = ∑(1 r) d = t r t =1 −t ∞ 其中d 其中d为每年发放的固定现金股利 。 (2)固定增长现金股利折现模型 假定每年现金股利增长为g 假定每年现金股利增长为g。
d Pt = ∑ (1 r ) d (1 g ) = r−g t =1 −t t n (3)多阶增长现金股利折现模型 假设股票T时刻之前增长率为g 假设股票T时刻之前增长率为g1,之后 增长率为g 增长率为g2.

dT 1 −T Pt = ∑(1 r) d(1 g1 ) (1 r) r − g2 t =1 −t t T 现金股利折现模型的缺陷 (1)不同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1)不同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使得模型的应用得到了很大限制,若公司不发放 现金股利,则此模型不适合用于对其进行股票定 价; (2)现金股利发放越多,表示公司缺乏投资机会, (2)现金股利发放越多,表示公司缺乏投资机会, 反而阻碍公司的成长,所以发放现金股利并不代 表公司价值的提升; (3)模型需要预测未来各期上市公司发放的现金股 (3)模型需要预测未来各期上市公司发放的现金股 利,但现金股利受公司管理层或董事会的人为影 响比较严重,现金股利政策系人为制订,并不代 表公司价值很难准确预测。

二、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的理论基础为公 司价值等于公司未来各年自由现金流的折 现值之和,在此基础上可计算股权价值( 现值之和,在此基础上可计算股权价值(公 司价值-债权价值),并得到股票价值, 司价值-债权价值),并得到股票价值,计算 公式: Pt = (∑ t =1 ∞ FCFt r V ) r Bt (1 WACC ) Zt = ( FCF WACC − VBt ) Zt (1)FCFt r表示第在t r期间公司自由现金流, 表示第在t r期间公司自由现金流, 其计算公式为: FCFt r=(净利润 所得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