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含增值税25%部分、所得税40%部分),加上上划中央的增值税(75%部分)、消费税(100%)、所得税(60%部分)和车辆购置税(100%),即为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
地方级财政收入:是指按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缴入地方国库的增值税(25%)、所得税(40%)、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专项收入、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各项税费收入的总和。

一般预算财政支出:是指各级政府对取得的一般预算收入有计划地分配和使用而安排拨付的支出。
主要包括地方级财政收入安排的支出,中央和省的各项补助收入安排的支出等。 上解省支出:是指地方财政上解省财政的专项支出。包括原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体制上解,各项专项上解以及结算事项中的上解项目等。

非税收入:是指政府在税收以外取得的财政资金,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专项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返还性收入(税收返还):是指“两税”返还收入。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后,为维护地方即得利益,中央财政决定以1993年地方实际完成的增值税75%部分与消费税之和,扣除中央财政下划地方收入后的余额即为1993年税收返还收入。从1994年开始,在1993年税收返还收入的基础上,根据以后年度本地区上划两税收入的增长率的1:0.3系数,确定当年的税收返还收入。

省政府债券转贷地方收入:根据《2009年吉林省政府债券预算管理办法》(吉财预〔2009〕220号)文件规定:“市县政府使用债券收入的,由省级财政转贷,纳入市县财政预算。政府债券收入安排的支出纳入各级财政预算管理”。

部门预算:通俗讲就是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是反映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预算。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收入预算的编制,要求各部门根据历年收入情况和下一年度增减变动因素测算本部门组织的收入(不含国家税收),收入预算按收入种类逐项核定。

支出预算的编制,基本上按“零基预算”的方式编制,对各类支出取消“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轻重缓急程度重新测算每一科目和款项的支出需求。对工资性支出,按照标准逐人核定;对公用经费,按部门实行分类分档,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