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之巅,海拔超过8000米。由于常年处于冰天雪地的状态,且山峰陡峭,所以极少有人涉足峰顶。按理来说,这片土地受到人类的影响应该是很小的,但近年来,珠峰上面出现了许多变化,甚至出现了一些本不该存在的东西。

微塑料现身8440米的珠峰
近日,发表在《Cell》的One Earth上的科学报告指出,来自国家地理和劳力士Perpetual Planet珠峰探险队的一个研究小组,在2019年收集的珠峰雪水样本中,检测出了微塑料。这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所处位置最高的塑料微粒。

塑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人类制品。由它产生的塑料污染问题,也是大家都颇为关注的话题。一般来说,塑料污染物会出现在地面、地下,海底,甚至是地球海拔最低的马里亚纳群岛海沟里。
这些塑料污染物会随着水流进入江河湖海,汇集到大洋中,所以在大洋发现这些塑料微粒,倒是不难理解。可是,在海拔8000多米的珠峰上也出现了塑料微粒,又该怎么解释呢?
经分析检测,在珠穆朗玛峰上发现的微塑料,大都源自合成纤维,包括聚酯纤维和丙烯酸纤维。对此,研究人员表示,这有可能是珠峰攀登者带来的,且极有可能源自攀登者的衣服和攀岩绳。
这个说法绿动君也是比较认同的。虽然风吹、飞禽走兽也能够将这些塑料污染物带到一些偏远地区,但是带上8000多米的珠峰,可能性很小。相比之下,塑料颗粒源自攀登者的猜测,就显得现实了许多。
事实上,珠峰还有个别称——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堆。随着登顶者的造访,越来越多的垃圾留在了珠峰之上,包括食物残渣、粪便、帐篷、塑料编织袋,甚至是尸体等等。去年4月,尼泊尔政府组织的一队由14名成员组成的“珠峰清洁队”,在45天的清洁行动中就搜集到了超过3吨的垃圾。
虽然这次发现的塑料微粒并不多,但这也说明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人类产物已经遍布世界各地!虽然数量微小的塑料,并不会对人类造成重大的威胁,但它所反映的污染问题,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关键所在。
冰川覆盖的珠峰上竟然长草了
除塑料外,科学家们还在珠穆朗玛峰上有了一个惊人发现,珠峰周围竟然长草了!
前段时间,英国研究人员利用卫星数据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周围的植被覆盖情况。在对1993-2018年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时,他们发现,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海拔4000-6000米左右的地区,植被覆盖率正在大幅度扩大,草和灌木丛的覆盖面积比冰川面积大了5-15倍左右。
更让人惊讶的是,在珠穆朗玛峰大概5000-6000米高度的山坡上,植被覆盖率显著增长,而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永久性冰川。
虽然我们一直强调植树造林,希望为地球增绿,但是珠穆朗玛峰变绿的情况,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常年常年处于冰天雪地状态,不适合动植物生存。这片草地的出现,意味着大量的冰川已经融化,这才使此前埋藏在冰雪下的土地裸露出来。而且卫星数据显示在1993年到2018年期间,珠穆朗玛峰的植物覆盖绿一直在增加,这也说明,珠穆朗玛峰的冰雪在加快流失。
冰川的加快融化,说到底,还是气候变暖导致的。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全球气温不断升高。由于地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南北两极很多永久性冰川都融化了,而作为地球第三极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终究也没能幸免。
无论是塑料污染,还是气候变暖,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只不过这次的故事发生地在珠穆朗玛峰。绿动君知道,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但事实是,世界是一个整体,按照当前的环境趋势,如果气候变暖和塑料问题得不到控制与缓解,势必会给人类社会带来连锁反应。
塑料会通过食物链流回人类餐桌,气候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不断出现,未来,我们将面临更多潜在的风险,而这一切,都不是我们所乐见的。地球已经存在46亿年,不会轻易毁灭,真正有可能迎来终结的,只能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