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008年5月 水利 渔 业 第28卷第3期 海南、深圳和北海斑节对虾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熊小飞1”,夏军红2,苏天凤1,龚世园1 (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 摘要: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北海、深圳和海南斑节对虾群体共60个个体的延伸因子l— alpha内含子序列进行了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转化,并将阳性克隆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最终获得了大小 约200bp的可供分析的核苷酸序列。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深圳群体的基因多样性为最高,北海群体基因多 样性为最低;通过对遗传分化指数只。的分析,发现北海群体、深圳群体和海南群体之间遗传分化不具有极显 著性差异(P>0.
05)。UPGMA系统树显示,3个斑节对虾群体形成2大分支,1支由北海群体组成,另1支 由海南群体和深圳群体组成。从序列差异的分析中得出,北海群体与海南、深圳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海南群体与深圳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关键词:斑节对虾;延伸因子l—alpha内含子序列;种群结构;遗传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278(2008)03—0030一02 monodon 斑节对虾(Penaeua Fabricius)是对虾中个体蛋白质中间相,氯仿抽提1次后加入1/10体积NaAC(pH 最大的,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大部分海区,是 5.

0),2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DNA,70%的乙醇洗涤2次。 世界上最主要的养殖对虾之一,养殖面积和产量均位居 将试管倒立,室温下自然干燥,加人100灿灭菌水溶解, 世界前列,也是中国南方沿海诸省的重要养殖对象。
国 一20℃保存备用。 内有关斑节对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养殖、病毒防治、遗传 1.3 PCR扩增 育种、营养饲料等方面¨“J,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很少,不 所用延伸因子l—alpha内含子引物序列为:EF3s: 7 够深入岭“…。

尽管国外对斑节对虾野生种群的遗传结构 5’一GACAAGGCCCTCCeT(yIrrCC一3:EF4s:5’一 和遗传变异水平的报道相对较多¨卜嵋J,然而,中国海域 GGGcAcl’G.
rrccAA7rACcTcc一37。扩增反应总体积为 buffer mM 内斑节对虾内部各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群体间的 50斗L,10×ExTaq5灿,2.
5 dNTP混合液4 DNA模板(20 基因流状况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鉴 斗L,10trM引物各l灿,ItxL I∥斗L),Ex· 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为斑节对虾的遗传育种提 参数:94℃预变性5min。

94℃变性308,57℃退火308, 供依据。 72℃延伸2min,共运行34个循环;最后72℃延伸lO 本研究用延伸因子l—alpha内含子序列克隆测序技 术,对北太平洋中国海域斑节对虾群体的种群结构、遗传 130V,加min),EB染色,凝胶成像系统观察。
多样性进行分析,探讨中国东南沿海斑节对虾的种群遗 1.4克隆转化 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基因交流情况。 将扩增产物按照Marchuk等‘tg]的方法进行克隆转 1材料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