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发表研究证实了塑料已经进入人类体内。参与研究的志愿者的粪便里都有塑料,每10克粪便中含有20片微塑料(大小为50至500微米的塑料),可推测每人每年吃下约7.3万片微塑料。那么,塑料对人危害有哪些,又是怎样摄入人体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微塑料?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这一概念是2004年由英国的科研人员首次提出来的。微塑料有片状、线状或块状等很多形态,由于体积小,肉眼常难以辨别。
微塑料多见于各种海洋生物,主要是存在于鱼类的组织器官中。2015年,联合国海洋环境保护科学问题联合专家组把海洋微塑料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程度等同于大型海洋塑料垃圾。
2018年1月,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的科考队员在南极鲍威尔海盆中,发现小于0.3毫米的微塑料,说明微塑料的污染已遍布全球各个角落。
二、微塑料来自何方?
依据微塑料来源,可分为原生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指是在制造出来时,就是体积很小的塑料片或者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这些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胶颗粒,被众多洗护产品用来增加液体密度、去除角质,同时也让产品变得新鲜好看。而次生的微塑料是指那些暴露在外界的塑料垃圾,在光照、风力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分解而成的塑料碎片。
三、塑料对人体危害:
1、首先要知道塑料袋中含有一种有害物质,这种物质能够致癌,它就是叫作苯并芘它有着很强的致癌性,如果你在装食物的时候经常用到它,这样就会让塑料袋中含有的苯并芘会慢慢释放出来,慢慢就会进入到食物中,人体食用以后就会导致人体细胞发生癌变。
2、塑料袋中它还含有一种增塑剂,这种对人体也是会造成伤害。我们在买早餐的时候,都会用到这个塑料袋,特别像一些高温的早餐,比如说像油条和包子的温度很高,这样就会导致得塑料袋中含有的增塑剂慢慢析出,这样就会进入到我们的到食物中,这种有害物质会导致人出现性早熟,心血管疾病,同时还有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肝脏疾患和泌尿系统疾患等。
3、塑料袋中它还含有一种邻二甲酸盐这种会增加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如果是人体正常血糖食用也是会维持有赖于胰岛素的分泌,使用这种塑料袋有可能会增加糖尿病发生的机率,可以说这种对于老年人的影响是最大。
4、用塑料袋如果长时间装菜,这样也有可能会滋生细菌,同时还有可能会导致蔬菜发生变质。由于塑料袋装蔬菜时,不透风,这样就会导致袋子里面的温度更高,时间长就容易滋生细菌,这样就会让你的蔬菜会发生变质。人们在进食变质后的蔬菜,对身体也是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5、用塑料袋装菜后,而且还容易导致蔬菜出现缺氧,缺氧后,就有可能会产生乙醇,那么人们吃了这种食物以后,就会造成身体伤害。所以,储存蔬菜,这边建议大家还是把它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6、在冰箱中冷藏蔬菜时,最好把那些蔬菜装在保鲜膜或保鲜袋中,使用保鲜膜或保鲜袋装会比较安全,使用它是属于食品专用袋子,而且它也是一样无毒,无害,而且这种袋子有很好的透气功能,使用它还能够让你的食物营养成分的流失,而且还能够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四、微塑料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微塑料是如何进入人体内的,目前还不十分清楚,按照常理,应该是经口进入人体的,我们食用海产品、饮用瓶装水等,可能是人体内微塑料颗粒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在牡蛎、贻贝和鱼类等食物中,饮用水、海盐,甚至蜂蜜中都发现了微塑料。
我们以海盐为例,按照全球平均食盐摄入量计算,一个成年人每天摄入10.06克的盐或等量替代品,那么,他每年约摄入2000个微塑料。
此外,我们日常呼吸中,也可以吸入微塑料,其摄入量与饮食相当。
五、怎么样排出身体的微塑料:
塑料微粒进了身体之后是没法排出的,因为它是惰性物质,不同任何东西反应,二百年后自然分解。如果是其他有的微量元素进了身体可通过药物同它反应变成其它物质,使身体得到平衡的微量元素。所以在饮食方面尽量避开塑料的用具,特别是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