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ETF和LOF圈的圈主分享了“25万亿重点项目 老基建和新基建的Battle你站谁?”的话题广受投资人关注。据圈主分析,目前A股资金驱动的特征比较明显,新、老基建都有出现结构性行情的机会。但长期来看,新基建派别的半导体50ETF、通信ETF、计算机ETF、生物医药ETF、新能车ETF代表了未来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成长特征更加鲜明,更具备长期投资潜力。

老基建派系的钢铁ETF和煤炭ETF由于的高分红和低估值特征,更适合作为权益底仓存在。
“ETF和LOF圈”投资人留言精选:
那么在老基建25万亿重点项目刺激之后,新基建未来如何发力,究竟蕴含了多大的能量?
资料显示,自2020年开年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兴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 之后,已经有25个省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了新型基建,其中21个地区表示了推动5G建设与布局相关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对于政府而言,新基建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的政策方向。

为什么说重要方向,我们可以从新基建占基金的比重来窥探一二。根据广发宏观郭磊团队的粗略测算,目前广义新基建在基建整体中的占比约为15%,较去年而言有明显上升,而且年内还存在继续上行的概率。除了客观占比凸显其重要性之外,新基建的价值还在于优化基建投资本身的结构,更重要的还有它对新兴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的带动作用。
因此,从中长期来看,虽然传统基建目前仍然占据绝对比例,但是,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对于经济的贡献将越来越可观。那么,新基建也有望成为传统政策工具之外的核心增量发力点,实现对经济增长和自主创新的有力支撑。
另外,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不断加快推进,特别是2019年末以来,三大运营商相继启动了新一轮5G设备集中采购。其中,中国移动的14.57万端SPN设备采购招标,堪称是国内5G承载网首次大规模招标。而近期,5G二期招标将启动的传闻也流传出来。据上证报报道,有运营商内部人士表示,这两周都在忙5G二期招标事宜,预计内部的前期准备工作下周完成,启动招标可能会在4月份。
后续的一段时期内,随着运营商和设备商加速推进规模集中采购,未来相关硬件产业链以及5G应用领域都有望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而相关的投资标的也自然有望受益。
同样作为代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医药也是新基建中的重点领域。
哪些细分赛道又将会被重点投入呢? 兴业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徐佳熹分析,第一,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包括医院的建设、医院的感染控制等,进而拉动对诊疗设备、快速诊断、感控装置等的需求;第二,随着民众卫生意识的提高以及政府补贴的加大,对家用医疗器械、呼吸机、制氧机等医疗产品的需求都会增加;第三,这次疫情也会提升对互联网医疗、医疗信息化及应急保障医疗信息系统的投入动力,这些细分赛道都会涌现出1~3家龙头企业;第四,创新药产业链会继续被重点关注,将带来相关投资新机会。
另据徐佳熹介绍:目前很多被动型产品并不单纯地跟踪指数,已经兼具一些Smart Beta的策略,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竞争力,比如中证医疗指数有70多只个股。在这轮疫情中,A股医疗行业表现出了较好的防御性,从以往历史看,医疗行业在疫情爆发阶段会有明显的超额收益。本次疫情期间,整个2月份,医疗ETF的涨幅超过了11%,在A股所有股票型ETF中名列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