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供给问题,本质是消费者理论问题。
1.通常的情况,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工资越高,工人越增加他们的供给量。
2.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供给曲线往往是向后弯曲的。即,刚开始的时候,即穷人的状态,随着工资的上升,劳动量是上升的;但到了一个临界点之后,即到了富人状态,随着工资的上升,劳动量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对于穷人而言,本身不面临工作和闲暇的权衡取舍,穷人急需工作解决他的生存问题,所以工资越多,劳动量越大。

当赚到一定的钱之后,消费者才面临工作与闲暇的权衡取舍,对于这时的消费者来说,他可能会用额外的财富享受更多的闲暇。
如果考虑劳动供给决策的冲突效应(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即刚开始时,主要是替代效应在起作用,对于穷人来说,闲暇太奢侈了,穷人只会有工作代替闲暇的激励。当达到一个临界点之后,开始考虑收入效应,即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闲暇都成了正常品,这时他便增加了闲暇时间,而工作时间就相对减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