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也称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让它的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钧窑的器型有罐、双系壶、花口瓶、葫芦式瓶、三足盘、腰鼓等,而以壶、罐为常见,图为钧窑出品的碗。

可以说钧窑的兴起是和唐代鲁山花瓷的烧制成功与发展密切相关,而花釉瓷是在黑釉、黄釉、天蓝釉或茶叶末釉上饰以天蓝或月白色斑点。斑点有的排列规整,有的随意点画。由于大多装饰在深色釉上,浅色的彩斑更显得清新典雅,图为钧窑出品的瓶。

北宋时期的钧瓷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在于它对釉面随心所欲的表现力,钧,指的是重量,北宋早期官窑和钧瓷分量沉重,图为钧窑出品的炉。
钧窑的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图为钧窑出品的碗。

据说,钧窑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350℃-1380℃之间,延承了传统钧窑胎质细腻,釉色绚丽夺目的特点,又结合了现代审美,器形饱满玲珑,图为钧窑出品的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