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一个女子如果遇到一个真心爱她的痴情男子,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虽然在我国的古代社会,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如果他痴情于你,很多女子也会无怨无悔。我们知道纳兰容若有一首词《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容若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资料图
纳兰容若个人资料记载,这首词应该算是纳兰容若爱情词中的代表词之一。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与其妻卢氏的感情甚好,由于他是康熙宠信的殿前侍卫,经常要入宫当值或随皇上巡视、狩猎,这样能厮守在家的时间就不多。因此,他常填一些思念家室的词作。如〔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烛泪,青绫被,水沉浓,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词的上阙,作者回忆在家与妻子两情浓浓的情景,下阙则实写客居的孤寂。

又如在题为《萧寺纪梦》的〔寻芳草〕中写道:"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到: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若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琉璃火。"这首词则明显表现自己客居佛寺,在梦中与妻子相会,由妻子"薄嗔佯笑"地责怪,体会出夫妻紧偎、情意缠绵的甜蜜幸福,可一梦醒来,面对佛寺中的"硫璃火",更感凄凉萧索,惆怅有失了。

他还通过想象妻子思念自己的情景,表现这种心情,使感情更加突出真切。有首〔南乡子〕《捣衣》这样写道:"鸳瓦已新霜,欲寄寒衣转自伤,见说征夫容易瘦,端相,梦里回时仔细量。 支枕怯空房,且拭清坫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独夜,凄凉,月到西南更断肠。"这首词写了当丈夫出门在外,妻子独守空房,思念征夫的悲苦心情和凄凉情景。

在纳兰容若与卢氏的几年夫妻生活中,两人建立的恩爱感情,一直使他难以忘怀。卢氏去世后,他写了许多悼亡词,其中所表现出的真挚感情和凄婉悱恻的格调同样催人泪下,如《金缕曲》中他说:"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

""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在〔摊破浣溪沙〕中他说:"多少滴残红蜡泪,几时干。"就是多年后,他仍写道:"此情已自成回忆,零落鸳鸯,十一年前梦一场。"充分说明了他对卢氏的爱情始终没有淡薄。
正是这样,当纳兰与妻子卢氏琴瑟相和,"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栏曲处,同椅斜阳"。故此,婚后四年卢氏红颜薄命,妻子的死,让纳兰更是伤心欲绝,怀念妻子,睹物思人,愁绪满怀"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在落花时节,他望着满眼残红,想起亡妻的种种好处,想起昔日的闲情轶事,不由得黯然伤神,感怀断肠。
对一个人用情深浅可以从生活细节中去体会,对于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就可以从文章中去发现,在整部《纳兰词》中,描写与其妻子夫妻生活甜蜜的词章就有数十篇,可见纳兰与其妻爱情的甜蜜,当妻子离开人世之后纳兰是多么的伤心和孤独。纳兰性德后又续娶官氏,并有侧室颜氏。虽然也同样恩爱缠绵,可是他依旧忘不了卢氏的好处,可见他是一个多么深情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