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9月4日,一百年前的今天,中国大地发生一件政治上的大事,那就是徐世昌被国会选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中华民国分为二个时期,其中一个时期是指1912年至1927年为北洋时期,北洋政府时期政坛更迭频繁,各派系争权夺利,中央政府成了地方军阀角逐的舞台。从1916年至1928年短短的13年中,就有38届内阁,最短的两届只有六天。

细数一下这个时期一共有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周自齐、高凌霨、曹锟、黄郛等,其中有两位是以总理身份摄行总统职权。在这么多的总统中,要论文学才情无疑是徐世昌第一,无论是诗词修为还是书法艺术徐世昌均有相当高的造诣。
徐世昌(1855—1939年),字卜五,晚号水竹村人。直隶(今河北)天津人。其曾祖父、祖父在河南为官居,出生于河南省卫辉府(今卫辉市)府城曹营街寓所。
徐世昌早年中举人,后中进士。自袁世凯小站练兵时就为袁世凯的谋士,并为盟友,互为同道;曾任军机大臣。当时颇得袁的器重,但在袁世凯称帝时就俩人分道扬镳。此事足以显示徐世昌并不是阿臾奉承之辈,后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起用他为国务卿。他当选为总统后,即下令对南方停战,次年召开议和会议。民国十一年(1922年)6月就通电辞职,从此退隐天津租界以诗书绘画自娱。
退隐之后徐世昌到天津过起了寓公生活,他原本出身翰林,博学多才,文章诗词书画皆精,传统文化造谐很深。历时年,编《清儒学案》208卷,并创作诗词5000余首,楹联一万余对,多为质量上乘之作。如不从政,成为国学大师,或书画名家,当无问题。
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安阳袁林的墓碑“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九个大字系徐世昌的手笔。他的书法多为行、草体,名重一时,外界对他的书法评论为“徐氏行书,学苏轼稍瘦劲,整幅作品明朗、流畅、一气呵成。
他六岁开始学画,善画山水、松竹,尤其喜欢绘制扇面,工于山水松竹,如《石门山临图帖》等。一生编书、刻书30余种,如《清儒学案》、《退耕堂集》、《水竹村人集》等,被后人称为“文治总统”。
本文由周晓明(锡东刀客)原创,欢迎大家关注,分享,点赞,评论,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