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是怎么诞生的?简单来说,有融资需求的企业通过银行向社会广大人民借钱,而债券可以说是“借条”,广大人民购买债券理财产品,实则同意借钱给企业,拿到的债券收益权,到期企业兑付本息。

专业来讲,债券可分为三种类型:
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主管审批单位是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债券发行人为非金融企业,参与债券承销和投资的都是金融机构单位,主要玩家是银行,目前在积极吸纳证券公司加入。国内规模最大的债券种类。

公司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其中,公司债主管审批单位是证监会,债券发行人为上市公司,参与债券承销的是证券公司,投资者包含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中小企业私募债:证监会备案,无需审批,债券发行人是非上市中小企业,参与债券承销的是证券公司,非公开发行,投资者主要是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

企业债:主管审批单位是发改委,主要的债券发行人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和部分国企。
企业通过银行发债首先需要通过银行行内的审批,获得备用授信额度。债券理财产品发行模式如下:

一、银行 交易所
理财产品的资金来自单一客户或多个客户。单一客户的模式比较少见,重点讲多个客户模式,即银行将企业的债权在资产交易所挂牌交易,客户以理财产品资金购买挂牌债权,实现企业利用理财资金融资。

二、银行 证券公司
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后,投资者用理财产品资金购买券商设立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券商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再放贷款给企业,投资者即在证券公司购买债券类理财产品。
三、银行 信托公司
具体运作原理:信托公司贷款给融资企业-A银行向信托公司购买信托贷款收益权-A银行将信托贷款收益权卖给B银行,B银行将其包装成债券理财产品进行发售,募集理财资金作为贷款金额-C银行出具保函或者回购承诺函给B银行。
这种模式下,B银行的理财产品本息由C银行担保,C银行根据融资企业获批的授信额度出具保函或者回购承诺函给B银行。A银行和信托公司在交易结构中起通道作用,也可以用券商的定向资产管理计划代替之,并且由于收费较低,券商的定向资管计划正成为最受欢迎的通道。
采用此种模式可以将信贷资产转化为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同业资产,不仅规避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还能少提经济资本和贷款拨备,提升银行利润水平。
为什么银行热衷于用理财产品实现表外发放贷款呢?因为有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在控制银行的贷款规模,通过理财将贷款由表内转表外,社会融资总规模在监管的目光之外正在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