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深圳房价不过近7000元,2011年飙升到1.67万元,仅仅一年时间,涨幅近1万多;到了2014年深圳房价突破了2.8万元,六年时间涨幅2.2万,房价翻了四倍多,2015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房价从2.
8万元一纵跃上了4.14万元,仅一年时间涨幅1.33万;到了今年11月份,深圳房价53786元,相对于去年51477元,仅仅上涨2300元,但相对10年前,房价已经上涨了7.7倍或更高了。

由此可见,深圳房价在1万元以上暴力飙升的时间已经超过十年,十年啊!
正当刚需们以为房价会调头回归理性的时候,深圳房地产监管新规征求意见出台:房价上涨或下跌不得超过15?
这个新规对房地产上涨和下跌幅度加以了限制,力求把房价控制在15?度以内,很明显,接近年尾,开发商有回笼资金的需求,这就是为了抵制房企大幅度降价而采取的措施,想把房价的下跌范围稳定在15?范围内。不过,5.4万的房价,即使降了15?然高达4.6万,对于刚需们而言,这么高的房价仍是买不起。

为什么在市场普遍看衰房价,房价有所掉头的时候,各地方上层机构要出手干涉房价?这背后,隐藏着什么信号?
其实,历史是不会欺骗人的,规律也不会欺骗人的,世界上永远没有一种东西只上涨不下跌的,我们从日本东京30年的房价走势图中可以发现一些信号?
请看上图,80年代,日本东京房价30万日元一平米,也就是1100美元一平米,这样的房价相对于当时发达的日本还是很亲民的。不过那时节,由于美联储连年提高利率,美元强势升值,强势的美元也造成了美国贸易逆差的加大,为了缓解逆差,1985年9月,美国邀约日德法英四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签订了名垂史册的”广场协议”,美国签署这个协议,就是想让美元的强势降温,让其他货币升值起来(特别是日元)。
果然这个协议改变了日本。协议后,美元狂泻,日元开始狂升,这一升值让日本政府冲昏了头脑,从此走上了房地产带动经济发展之路。
此后的房价一路飙升,从80年之前的一平米30万日元狂飙到1989年的138万日元每平米(5533美元),涨幅5倍。当时日本人的月均收入约1398美元,这相当于日本人要不吃不喝,用15年到28年的收入才买得起一套房子,不到十年,涨幅如此之大,让当时的日本人民怨气冲天,纷纷表示不满。
日本政府早就认识到泡沫的存在,为控制日元升值,实施市场介入,开动印钞机昼夜不停地印钞票,这最终导致日本货币供给过剩,过剩的货币被吸纳到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造成了严重的房市和股市通胀泡沫。泡沫一旦形成,必然要破裂,之后尽管日本政府无数次干预市场,但是房价仅在高位停留了一年多,随着股市崩盘,房价便飞流直下砸破市场,仅仅三年间,日本房价一夜回到解放前,最终黯然低下了高傲的头,日本汇率也从120贬值到80的低点。
可以看出,尽管日本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大国,制造业和科技遥遥领先,但是因为被错误的房地产经济拖累,整整29年了,日本经济都处于恢复期,可见房地产泡沫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杀伤力有多大。
也就说中国现在的人口是形成了头重脚轻的局面,50岁以上的人近7亿刚需的人口不到4亿,而这4亿多人要两两才能成组合一家庭,还不行,由于人口比例失调,要组成家庭,还得再除去3000万光棍,也就是说购房的市场需求最多也只有1.
7亿,而1.7亿中有三之二的家庭已经有房,这么小的购买需来面对中国近40亿人口居住的房屋数量,会过剩多少?你再想想,再过十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重,人口骤然缩减,中国人口进入负增长,老人的房子传再给年轻人,中国还会剩下多少房子?种种规律和客观原因,房价跌不跌,刚需们细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