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农业局按照减量化生产、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要求,积极推进团山寺镇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以点带面,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耕地质量提升、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方面,制定有机种植方案,积极探索生态农业转型发展之路,取得初步成效。
重抓五个方面工作推动绿色发展示范创建。一是参观学习借鉴经验。石首市成立了绿色发展示范创建领导小组和技术专班,并派出相关部门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9人到江苏镇江实地参观“鸭蛙稻”绿色生产模式,开阔眼界,借鉴先进实践经验。
二是恢复绿肥提升地力。2015年秋冬,从武大天源公司引种红花草籽,在白鹭生态湿地区域长林咀、过脉岭、白果庙等村恢复种植,面积达5000亩,促进了农户农业生产习惯转变,有效提升耕地质量。三是整合项目助力生产。
整合水稻集中育秧、中稻“一种两收”、病虫绿色防控、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积极支持示范区农业生产。今年建设中型育秧示范点1个,建设中稻“一种两收”示范区600亩,开展太阳能频振杀虫灯、性诱剂、粘虫黄板、生物“导弹”、生物控虫等绿色防控示范5项,助力有机稻生产。
四是编印资料普及技术。组织栽培、土肥、植保、畜牧等农业专家根据当地实际,共同编印“有机稻生产技术要点”500册,发放到村到户,力求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效。
五是做好衔接服务发展。与相关部门衔接,加强沟通争取扶持;与镇村衔接,做好技术培训、实地指导,做细服务工作,促进绿色农业发展。在示范创建工作中,做到领导干部进村、技术专家到田、农技人员蹲点,去冬今春举办专题培训班2次,发放技术资料500余册。
全市把绿色发展示范创建作为系统性工作来抓,从绿色农业(种植业)发展来看,示范创建工作过程中存在五个方面不足。一是经营主体需培植。当前示范创建工作全部落脚点都在村集体组织,大大限制了生产和相关工作的推进。
建议招引一家公司开展资本运作、生态环保、生产基地建设、生态民居改造、品牌和有机产品营销,规范现有合作社运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人从事有机农业生产。二是基地建设需强化。示范区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处于石首平均水平线下。
建议全面整合政府、财政、土地、建设、交通、水利、农业等项目,加大投入,按照生态环保、有机农业的要求,系统规划水电路沟渠林等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农业生产功能,实现水体循环净化、废弃物综合利用、提高生态环保水平。
特别是向相关部门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向省农业厅争取测土配方施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病虫草害测报和绿色防控,能有效助力绿色农业发展。三是产业体系需健全。当前绿色农业刚刚起步,产业体系多环节缺失。
建议争取电信部门支持强化互联网平台、争取省农科院支持强化智慧物联网建设、争取粮食部门支持改造稻米加工厂。四是品牌创建需有力。示范区商标注册、“三品一标”认证还未起步。建议尽早启动品牌创建,在较大范围内开展LOGO设计评选活动、品牌推介活动和电商平台建设。
五是农户增收需考虑。示范区农户对绿色发展理念缺乏认识。建议形成系统、简明、多层次的绿色发展培训课程,提升农户知晓率和参与度,从绿色农业生产环节创业获利、合作社分红、就业取酬等方面增收,从交通、水电、民居改善和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等方面获得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