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东丽区华明街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建议: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应因地制宜,释放出“地摊经济”的活力。
“保留地摊经济、对小摊小贩多一些宽容”在两会期间得到了很多代表和委员的热议。

5月26日,央视新闻联播发布消息,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在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满足群众生活需求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其实,地摊经济与餐饮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烤粉丝、冷锅串串、烤冷面、烧烤、麻辣小龙虾,这些街边摊,抚慰了很多人的内心,而大排档、夜市,俘获了无数吃货的胃。
地摊经济合法化,各地已获成效
早在3月15日,成都市就发布新规,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

目前,成都市已经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大型商场占道促销点82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17891个,增加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全社会都给予了认可和表扬!
山东也响应地摊经济政策号召。据快手号“好客山东”,山东环联夜市活动中,400户摊主骑着电三轮,带着口罩集体出摊,有煎饼摊,有鲜榨果汁,有东北烤冷面、铁板鱿鱼,满足了食客,也重振了餐饮业。

在兰州,城市管理也采取“宽政”措施,一些餐饮企业的桌子摆到外面了。茹记烤肉店负责人张莹说,他家的烤肉就是从街边的摊子开始的,在不影响市容和行人通行的情况下,适当放开烧烤,增加了城市的烟火气,挺好。
在四川彭州,当地根据居民需求,设置南河东街市场、南桥夜市、朋城远界夜间摊区等16个便民疏导点,引导规范腌卤熟食、水果、蔬菜等游商入市交易,帮助400余户摊贩恢复经营。在系列“点亮”城市夜色的措施下,据当地综合执法局城管执法大队负责人介绍,两个月时间,彭州已新增就业岗位800余个,增加2000余人就业。
人民日报快手官方账号也发布视频作品,赞赏“地摊经济”释放的活力,让城市更有烟火气。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重振地摊经济,餐饮业迎来新机
因为疫情的原因,消费降级、理性买单会成为常态。可以预见的是,如果各地把恢复城市烟火气提上日程,将给餐饮业带来很多变化:
➤小吃、烧烤等夜宵类餐饮迎来繁荣期
从成都的例子可以看出,政府对经营时间和经营区域的放宽,带来了夜经济的繁荣。适合夜生活的小吃、烧烤等品类将会迎来繁荣期。
比如小船手捞汁小海鲜,不只适合正餐,同样可以夜宵下酒食用,罐装、杯装方便外带,边走边吃便携实惠。全时段经营,就餐场景多样,形式灵活,受众广泛,这也是受到众多加盟商青睐的原因之一。
➤街边店将进入生长期
过去,某些城市“一刀切”政策下,最受伤的当是街边店。如今将恢复烟火气提上日程,街边店可以外围经营,不仅提高店铺营业额,而且能带动街区经济的发展。
➤中小型餐饮加快恢复
在餐饮业中,中小型餐饮占据8成以上。由于它们客单价较低,适合大众消费,更能贴近市民生活。一旦有了政策支持,让它们避免“一刀切”,中小型餐饮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出蓄能,尽快摆脱疫情带来的影响。
➤门店审美自发升级
相对于“整齐划一”的门店招牌,适合自己品类的个性化招牌将更具有美感和辨识度。做好顾客体验才能带来更多复购,门店形象是影响顾客体验的重要因素。未来,店面形象升级将成为越来越多餐饮老板的选择。
小船手加盟品牌统一的VI视觉形象,海洋简约风装修风格,深受消费者喜爱。
后疫情时代,期待每一个用心经营的餐饮人都尽快复苏,无论规模是大是小。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事在人为,成功的人往往善于抓住机遇。夏季是餐饮最旺季,疫情已经淡去,餐饮经济已复苏,政策形式利好,餐饮人乘胜追击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