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口16.7万,且在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如果采用传统的机构养老,无论财力物力都难以为继。”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院长金哲近日接受采访时坦言城市养老之难。
来自甘肃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该省每千名老人只有12.42张养老床位,远低于“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50张”的国际标准。与之相对应的是,当地人口老龄化严重。据统计,甘肃省60岁以上老人已达348万人,到2020年将突破42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7%。目前,仅在兰州市就需要配备养老床位2万张左右,但实际仅有3000余张。

据悉,甘肃作为贫困发生率位居全国第二的省份,截至目前,全省86个县(区)共有58个连片扶贫重点县(区)和17个“插花型”扶贫县(区),贫困村6220个、贫困户123万户,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使甘肃成为全国典型的未富先老省份。

调查显示,甘肃省中低收入的老年群体居多。目前,“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和扶养能力)老人是甘肃社会福利院以及养老机构主要留住人群,占比高达77.87%。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的调查表明,资金和人才不足是导致多数民办养老机构经营困难的最大问题,许多五保老人、独居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或难以自理的老人要实现集中供养就成了一件难题。
为此,甘肃省政府在去年发布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强化政府作用”、“发挥社会力量”等6个重要意见。甘肃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在资本金、场地、人员等方面的准入门槛,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创办养老机构、转型为护理院或增设老年护理床位,采取医疗养老一体化管理单独核算的模式。另外,支持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引导公益慈善组织建设或运营养老机构、开发养老用品、提供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