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档案-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翠玉白菜
最常展示的翠玉白菜,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長18.7公分,寬9.1公分,厚5.07公分 翠玉白菜是中國的一種玉器雕刻,為利用翠玉天然的色澤雕出白菜的形狀。翠玉白菜與肉形石目前在故宮典藏古物分級上為重要文物,而非國寶級文物[1]。

據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長稽若昕於2007年所言,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了3顆翠玉白菜,中國大陸的北京故宮也有。翠玉白菜與清院本清明上河圖、肉形石是國立故宮博物院內最知名的人氣文物,故宮許多自製的紀念品都是以翠玉白菜為主題。

雖然翠玉白菜不只一顆,但最常展示或出現在照片上的卻只有如右圖的那一顆。關於這顆翠玉白菜的文獻很少,只知道這件玉器原本置於北京紫禁城的永和宮,是光緒帝的妃子瑾妃的嫁妝。此件玉器的雕刻一體成形,以翠玉自然的色澤刻飾出綠色的菜葉與白色的葉柄;白菜的造型象徵女子清白,而菜葉上還雕有兩隻昆蟲,一隻是螽斯,一隻是蝗蟲,都是象徵「多子多孫」之意。

翠玉白菜與毛公鼎、肉形石共稱作「故宮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