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50载的奈娜·叶利钦娜陪伴着他安度晚年,两个女儿则有各自的家庭,单独居住。每周日有必不可少的家庭聚会,全家四代十几口人,只要在莫斯科都要赶来吃午餐。看着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叶利钦十分满足。

叶利钦当总统时结交了一群首脑朋友,如科尔、克林顿和希拉克。退休后,叶利钦依然与他们常来常往。尤其是对“铁哥们”科尔,叶利钦每年都要趁着到柏林体检的机会与他见上一面。当然,有些人永远不会被列入叶府宾客名单,像戈尔巴乔夫和格鲁吉亚前总统谢瓦尔德纳泽。

叶利钦在任时曾出访过很多国家,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退休后,他许下宏愿,要游遍全世界。每年,他要出门远游8到10次,甚至一年在家中待不了几天。在日本泡温泉、去英国温布尔登为俄网球选手呐喊助威、到意大利撒丁岛海滨别墅疗养、在美国阿拉斯加州钓鱼,忙得不亦乐乎。

叶利钦出游的交通费由国家支付,住宿和游玩的费用一般由邀请方承担,或者自掏腰包,要知道,叶利钦的腰包还是很鼓的,他的月薪是现任总统普京的75%,约11.2万卢布(约合4000美元)。不过,奈娜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她讨厌总要收拾皮箱。
退休以来,让叶利钦最得意的就是成功控制体重。据俄媒体报道,他从来不吃晚饭,每天下午4时后便不再进食。据说,他比当总统时足足轻了20公斤。要说最不成功的事,那就是他的坏脾气依然如故。
飞黄腾达的另类理由?
关于叶利钦在政坛飞黄腾达的原因,有着多种版本。《共青团真理报》援引他当年“御用”理发师柳德米拉的话说:“发型是叶利钦取得成功的前提。”
30年前,叶利钦还只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党委第一书记,身材清瘦。平时,他将所有头发都梳到脑后,露出整个额头,这是那个年代苏联官员的典型发式。
柳德米拉是当地很有名气的理发师,经过严格审查成了州委州政府的理发师。柳德米拉回忆道:“初见叶利钦,我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这样的发型怎么可能成就大好前途?”
她给第一书记设计的是爱尔兰式时髦的边分。理完发后,叶利钦在镜子前伫立良久,然后充满怀疑地问:“理这种发式,我怎么抛头露面啊?”结果,新发型引来满堂喝彩。叶利钦也把这种发型保留至今。
读书是叶利钦喜欢的休闲方式。曾有人送他“古典名著”,那是一份特别礼物:从外表看是本普普通通的书,打开一看,里面却藏着一瓶伏特加。
“鲍里斯”的一生
叶利钦一生经历苏联和俄罗斯的变革时代,经历丰富,他的生平也可看成是半部苏联史。
受洗桶中 获得姓名
1931年2月1日,叶利钦生于俄罗斯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一个普通农户家中。满月后,年轻的父母带着他到教堂接受洗礼,但洗完礼后,那位心不在焉的神父只顾跟别人闲聊,却忘了将桶中受洗的叶利钦捞出来,后来还是叶利钦的母亲扑过去将儿子救出来,但已是奄奄一息了!父亲因此给大难不死的儿子取了个名字“鲍里斯·叶利钦”(“鲍里斯”在俄语中意为斗士)。
顽劣少年 三根手指
叶利钦的童年是在艰难的环境中度过的。他10岁那年正值二战,德军入侵苏联。在敌后的家乡,叶利钦和几个小伙伴偷偷跑到苏军的弹药库,弄来了两颗手榴弹,正在左看右看拨弄时,手榴弹突然爆炸,叶利钦再次大难不死,但左手的两根手指却被炸掉了。此后的俄罗斯总统在电视上就出现了一只手仅三根手指的形象。
叶利钦自小学习成绩不错,但也喜欢打架。在他登上俄罗斯的权力巅峰后曾坦率地承认,年少时有一次打群架他被打昏在地,只好被伙伴们抬回家。可以说,孤注一掷的“叶利钦风格”在他少年时代就已初露端倪。
待在厂里 30年不鸣
1949年,18岁的叶利钦进入乌拉尔的基洛夫工学院学建筑。大学的五年时间里叶利钦对政治没有表露出什么兴趣,就做了一件“大事”:认识了后来的终身伴侣奈娜。大学最后一年(1952年),他们正式结为百年之好。
1954年毕业后,叶利钦分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乌拉尔重型管道建筑托拉斯,从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慢慢干起。1959年,叶利钦就做了总工程师,1961年担任建筑局局长,这年他30岁,同年加入苏联共产党。以后步步高升,直至担任斯州党委建筑部部长和州委书记。他在这个州一待就是30年!
红得发紫 紫得发黑
1985年,与叶利钦同龄的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一大批基层干部走进了苏共中央领导岗位。戈氏看中了以前在工作中认识的同僚叶利钦,将其调到莫斯科,任命他为苏共中央建筑部部长。此后,戈尔巴乔夫对叶利钦的工作能力和作风更为赏识,年底就提他出任苏共政治局候补委员兼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任莫斯科市委书记后,叶利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短短几个月,莫斯科33个区的区委书记就有23个被叶利钦免了职。由于他不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1987年,苏共将其解职,任命他为徒有空名的建设委员会主任。
跳上坦克 迎来转机
1990年,叶利钦参选苏联人民代表,这标志着他与戈尔巴乔夫分庭抗礼。1991年6月,叶利钦最终以58.9%的选票当选俄罗斯历史上首位总统。苏联一个国家内出现了两个总统(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总统),分裂征兆开始显露。
这时苏联的民族危机与经济危机已是潜流汹涌。1991年8月19日,苏联国家通讯社塔斯社突然向全世界播送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告苏联人民书》: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职权,由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
紧急状态委员会在莫斯科等地实施紧急状态,控制了一些权力中枢,但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逮捕反对派叶利钦!而叶利钦从广播里听到政变消息后,率先跳上倒戈的坦克,号召人民起来反抗紧委会。紧委会不得不把军队撤出市区。“8·19”行动流产,叶利钦成为苏联的“大英雄”,声望如日中天。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的威望却遭到重挫。1991年12月28日,在叶利钦主导签订的明斯克协议宣布了苏联的实际解体。
铁血总统 民间笑柄
独立后的俄罗斯依然动荡不定。叶利钦与议会中的反对派进行了激烈的搏杀。他一度派装甲车攻占了议会所在地白宫,众多反对派束手被捕。一时间,“铁血总统”在俄罗斯无人能敌。
在1996年俄总统换届大选中,叶利钦合纵连横,最终击败强劲对手——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第二次坐上了俄罗斯总统这把交椅。
但在叶利钦执政期间,经济危机没有好转迹象,“休克疗法”短时间内无法奏效,人民生活进一步恶化,以致在俄民间流传着“如果能用裤子或靴子纳税的话,人们倒是愿意如数纳税”的笑话。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提前卸去总统职务,并任命总理普京为代总统。有媒体说,这个老练的政治家选择在世纪末作了最后一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