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因其内含辰砂(朱砂)鲜红似鸡血而得名,享有中国“四大国石”的美称,历来被誉为“石后”、“印石公主”、“印石皇后”。鸡血石的最大特色就集中在“红”字上,从古至今,红色一直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庆、吉祥和兴旺发达,所以,收藏鸡血石可兴家避邪,给收藏者带来好运。由于产地的不同,鸡血石大致可分为昌化鸡血石和巴林鸡血石,昌化鸡血石闻名遐迩,历史悠久,历来倍受青睐。

近年来,鸡血石价格一路上扬,10年内涨价近10倍,有些品质较好的鸡血石涨价十几倍,鸡血石再度成为收藏的焦点,成为各路客商和收藏家趋之如鹜的珍宝,“一时难求”、“好石难求”已成为世界收藏的现状,纵观业内相关专家的说法,他们对鸡血石预测不约而同的认为“还会大涨”,而且鸡血石当前的价格仍属于理性阶段。

据悉,10年前一块鸡血石刚开采出来时的交易价为3000万元,可切磨成3里米大小的标准大红袍印章30枚,按每枚大红袍印章300万~500万元的价格计算,它的价格已在亿元左右。如今鸡血石价格猛涨,且涨速不停,而其资源面临枯竭,正上演着新一轮“鸡血石风暴”。

鸡血石的品质价值以血的浓艳度和血量的多少及血形的状态、聚散、厚薄等来决定。血量少于10%者为一般,少于30%者为中档,大于50%者为珍品,70%以上者,十分珍贵难得,称为“大红袍”,全血或六面血为极品。印章石藏家伍先生说:从2006年到现在,鸡血石身价至少提升了四五十倍,与翡翠、和田玉不同,两者疯涨的过程中有过明显的价格回落,可鸡血石的价格一直稳步上升。

罗振玉(1866~1940),江苏淮安人,字叔言、叔蕴,号雪堂,晚年更号为“贞松老人”。中国近代农学家、教育家、考古学家、金石学家、敦煌学家、目录学家、校勘学家,古文字学者,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书法善篆、隶、楷、行,是创以甲骨文入书者之一。

此件鸡血石印章重22克,石质细润,内含辰砂血色凝重浓艳,呈条、带状,且分布自然,血含量在70%以上,从石质看,为极高档的昌化冻地鸡血石印章。章面篆书刻“古法”,侧面竖刻金石体“贞松老人”。由于年久多用,章体上端四角已圆滑无角棱,章质已玉化。
此鸡血石印章正是晚号为“贞松老人”的国学大师罗振玉的遗章。此鸡血石印章体积虽小(仅22克),可它具有双重的价值,它极品的石质和其蕴含与承载着的不凡的历史信息,使其身价倍增,十分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