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野猪养殖成为近几年非常火热的行业,各地的养殖户看到特种野猪的发展前景,纷纷加入其中。但是,很多养猪新手由于技术生疏盲目的加入,这就避免不了造成经济损失。那么,特种野猪养殖的误区有哪些呢?

养殖密度过大
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在养殖过程中圈舍的养殖密度往往都会高于正常科学数值。特种野猪养殖密度比较大,为了争夺食物或者优势领地,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打架。圈舍过于窄小,特种野猪数量过多会造成环境恶劣,在夏天苍虫滋生细菌,极易感染传染病;冬天养殖密度大,口蹄疫、呼吸道等咳喘疾病也是非常多见的。

特种野猪养殖不同于家猪,需要的活动空间要宽敞,最佳养殖密度是每头5平方米。
饲料单一
特种野猪爱好青饲料,各种杂草、根茎、树叶对野猪来说都是美食,但是,有些养殖为了节约成本,只提供单一青饲料。青饲料虽然含有多种维生素,但是远远不够提供特种野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饲料单一喂养的特种野猪消瘦虚弱,抵抗力极低,甚至会延缓特种野猪的正常发情时间。

特种野猪饲料配制蛋白质和氨基酸、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都要达到饲养标准的要求,这样可使多种饲料之间的营养物质得到相互补充,从而促进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
过早断奶
在一般的养猪场,特种野猪仔出生3周左右就断奶,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母猪繁殖周期,还能提高母猪年生产力。但是容易引起猪仔营养不良,采食量减少,肠胃消化不良,发育迟缓,体质虚弱,成长速度缓慢,猪仔抵抗力低下,易染病易死亡,实在是得不偿失。

7周龄左右的猪仔断奶是最佳时间,这时候的猪仔肠胃发育完全,不仅能接受粗饲料消化,而且自身的抵抗能力也会逐渐加强。
圈舍脏乱
特种野猪的排泄物得不到及时清理,残食废渣招引蚊虫,病猪不隔离治疗,猪群相互接触交叉感染;再加上养殖密度过大,通风条件差,圈舍阴暗潮湿 ,特种野猪的圈舍脏、乱、差极易引起细菌滋生和病菌感染。
特种野猪要进行疫苗接种,圈舍定期打扫消毒,保持清洁卫生,这样更有利于特种野猪的生长发育。
以上就是特种野猪养殖的误区介绍,特种野猪养殖就目前来说市场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虽然市场价格比普通生猪要贵一些,但是其营养价值是普通猪肉所不能比拟的。新手特种野猪养殖一定要避开这些误区,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