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三十六水、七十二豆(绿),一百零八蓝”之说,常用来说明翡翠种水的变化十分复杂,种类繁多、较难鉴别。对于不少刚刚入门的“翡翠小白”来说,要搞清这些东西实属不易。
翡翠的“种”是指翡翠的结构粗细和透明程度。我们评估翡翠好坏,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种”,其次才是翡翠的色泽,种好带色且水头越足的翡翠越值钱。有种的翡翠可以让一个色泽浅淡的翡翠显得温润晶莹,更使得其颜色平均而饱满,水淋明澈而充斥灵气。而没有种的翡,哪怕带色也给人一种干巴巴的感觉,缺少灵性。翡翠原料,尤其是做手镯的原料,不怕没有色,就怕没有种。

1.玻璃种
光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它像玻璃一样透,品质非常细,结晶颗粒致密,是翡翠中的极品。是翡翠中透明度最高、内部结构最为细腻的种,外表看起来很像透明的玻璃。玻璃种翡翠一般水头也很足,好的玻璃种表面还会起荧,是目前市场上最为高档的翡翠种地等级。

2.冰种
所谓冰种翡翠,就是如同冰一样透明的翡翠。在冬天,我们常可以看到屋檐下、马路上的冰块,由于冰块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杂质,因此冰的透明度不及玻璃,而冰种翡翠也是如此。通常冰种翡翠中会存有一些白絮、脏点等,肉眼可见,因此冰种翡翠的透明度略低于玻璃种。

3.糯种
相较于玻璃种和冰种,糯种翡翠的结晶颗粒要大一些,因此它的透明度也要低于玻璃种和冰种。糯种翡翠也可以称为糯米种翡翠,它就如同煮熟的糯米汤一样,给人一种似透非透的感觉。而在糯种之中,人们又将其细化为糯种、糯冰种和糯化种,糯冰种和糯化种是糯种里透明度较高的一部分。
